一代报人、武侠小说作家查良镛(金庸)的谢幕

【查良镛(金庸)先生去世的消息被证实,我正在夜色中散步,想起十五年前那个酷热的夏天,他说自己的墓志铭。如今,他真的走了。采访和约稿的电话纷至沓来,答应了两家,明天起来再写吧。自2003年以来,《金庸传》先后有过多个不同版本,我最喜欢的还是灰色的精装本,张铭兄题写的书名。谨以此文哀悼一代报人查良镛先生的离世。 】
罗孚先生曾言,如果没有香港,就没有金庸。他是金庸武侠小说最初的催生者。金庸确实是香港特...
【查良镛(金庸)先生去世的消息被证实,我正在夜色中散步,想起十五年前那个酷热的夏天,他说自己的墓志铭。如今,他真的走了。采访和约稿的电话纷至沓来,答应了两家,明天起来再写吧。自2003年以来,《金庸传》先后有过多个不同版本,我最喜欢的还是灰色的精装本,张铭兄题写的书名。谨以此文哀悼一代报人查良镛先生的离世。 】
罗孚先生曾言,如果没有香港,就没有金庸。他是金庸武侠小说最初的催生者。金庸确实是香港特...
【傅国涌按:此文首发于《中国教师报》,发表时有删节,这里是原文。感谢南师大附中的周春梅老师,她有一间辽阔的教室。】
酷暑读傅国涌先生新书《新学记:中国现代教育起源八讲》,如“蔼蔼堂前林,中夏贮清阴”,带读者于酷热浮躁中回溯历史,冷静审视,重获热情,于失望消沉中,生出前行的勇气与力量。
生存于今日,须承受种种燥热。先说自然环境:极端天气频发,高温持续,人类种种贪欲恶行,结成恶果,殃及自身。再说...
【傅国涌按:与资中筠先生相识之前,我就读过她父亲资耀华先生的自述《世纪足音》,我那时开始关正在关注陈光甫先生创立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,而对这位长期担任该行天津分行经理的金融学家颇有好感。十三年前,我曾给上海《外滩画报》写过一篇述评性质的文字。
2016年夏天,我的编年体《民国商人1912—1949:追寻中国现代工商文明的起源》问世,其中将资耀华先生选为中国企业史上1935年的年度人物。正是这一年,他临危受命,出任...
【傅国涌按】从1986年9月到1987年1月,在我20岁之前,我在九山湖畔问学,写下了四万字的思考和阅读札记,名之为《献给世界的花环》 ,起源于我的好友徐新兄《沉默录》中的句子:“世界被葬送的那一刻,有谁为其掘墓,有谁为其献上花环。”三十年前的那个春天,1988年,我在乡村中学任教时,写下了这篇前言,并规规矩矩地抄在笔记本上,似乎就是为了等待有一天来回望。
三十多年过去了,不久前,我们三人在秋日的美术馆...
各位童子好,还有童子们的妈妈爸爸:
你们好!
我是傅国涌,曾经从事历史研究和写作二十年,现在是一位儿童母语教育的践行者,我更看重的是“童子师”这个身份,2017年10月7日,我创立了小小的“国语书塾”童子班,开始与“童子六七人”一起读世界,我的课是立足于母语的“与世界对话课”。
我们与草木虫鱼对话,与日月山水对话,与四季对话,与...
以《叶公超传》《金庸传》《1949年: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》《百年辛亥:亲历者的私人记录》等著作备受瞩目的著名历史学者、独立撰稿人傅国涌,在长期关注百年中国言论史、知识分子命运史、企业家的本土传统等之外,十几年来也特别关注近代教育等话题。近日,傅国涌新作《新学记:中国现代教育起源八讲》出版,《过去的中学》《过去的小学》同时推出修订本和增订本,“傅国涌教育三书”全新呈现。
如何在整个...
前些天看到一张老照片,是故乡的那条石头路,路边有大树、庄稼、树丛、沟坎和远方层叠的山,黑白的画面平静而寂寞,恍若世外桃源,只是没有桃花缤纷而已。这路我曾千百次地走过,路上洒满了我的记忆,却从来没觉得如此之美。或许是距离产生美,在异国摄影家的眼中,这条平平常常的小路,竟成了他表现雁荡山之美的第一个镜头。初读这一大段说明文字,仿佛说的不是我熟悉的这条路:
紧邻东海岸,在秀美的温州古城以北100英里(...
戊戌之秋,满城流淌着桂花的香味,这是杭州一年中最好的时候。国语书塾童子班开班一周年,正好我们从北京游学归来,而长假还没结束,我和童子们及各位来宾、家长相聚在西子湖畔、桂子香中。
回望过去的一年,展望未来的岁月。我只是想在母语的时空里垂钓、采菊、种豆,钓的不是鱼,采的乃是美,种的却是善。与儿童站在一起,为生命中新的大欢喜、大因缘。余生有限,仅此而已。
母语时空浩浩渺渺,横...
课童一年,从2017年10月7日“与天下第一潮”对话,到明天又是八月十八,钱江注定潮涌,挟着雷霆万钧之势力。我与童子们一起走过了子弹般“穿膛而过”的一年,我们借着母语的载体与世界对话,从湖山之美到花果之美,从四季变迁到春鸟秋虫,从东方的诗赋到西方的话剧,古今中外一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美好文字,逐一在他们的眼前铺开,带给他们一个新的世界。
他们中年龄最小的是2010年出生的,多数是2008年或2007年出生的...
前两年,我读福泽谕吉的自传,知他创立庆应义塾之际,不仅写下了《劝学篇》这些影响深广的著作,而且还编过一套《童蒙教草》,引起了我的关注,可惜迄今还没有中译本。后来我开童子班,从事儿童母语教育,迫切想看看此书,就托在东京留学的学生多曼去寻找此书,她在图书馆找到了,并当即将目录翻译成中文发给我。从“珍爱万物”、“珍爱家人”到“爱我国家、友交邻邦”,共有五卷二十九章,每章二到七个小故事。
看题目就...
闻一多先生《最后一次讲演》收入教科书时,删去了一段话:
“现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驻华大使,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朋友,是教育家,他生长在中国,受的美国教育。他住在中国的时间比住在美国的时间长,他就如一个中国的留学生一样,从前在北平时,也常见面。他是一位和蔼ǎi可亲的学者,是真正知道中国人民的要求的,这不是说司徒雷登有三头六臂,能替中国人民解决一切,而是说美国人民的舆论抬头,美国才有这转变。”
闻...
【傅国涌按:2017年1月,在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百年之际,我和资中筠先生、谢泳先生及其他朋友一起,在南京回望了近代以来中国教育走过的道路,资先生讲述了她在天津耀华所受的好教育,我讲了民国的中小学校长是如何做校长的,其实,今天仍然需要那样的校长,就是愿意不断努力,去寻找“善托邦”的校长们。】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一句话: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。这句话与波兰教育哲学家苏科多斯基的概念一致。他认为,“目...
一个人在少年时代与什么样的读物相遇,很可能决定他一生的品质和方向。在我们这个时代,缺的也许不是少儿读物,缺的是真正能从孩子出发,并给孩子打开文明视野的读物,只有这样的读物能引导孩子从小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,一个健全的人。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不同于成年人,他们的天性还没有被污染,他们有着更为单纯的内心,他们用稚嫩而天真的心灵感受着宇宙万物,对眼前的一切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,并有着无数的奇思妙想。他们...
【傅国涌按:此文是我一年前写的,曾在这儿发过一次。又到开学季,耳闻目睹那么多家长陷在巨大的焦虑当中,决定将此文做了少许修订,重发一次。】
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型,踏上现代化的不归路之初,不少有识者对民众识字率之低一直耿耿于怀,历史学家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现代化史,也常常拿识字率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,张朋园先生受亚当·斯密的启发,在《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》一书中,即引用联合国教科...